英国艺术期刊《阿波罗》评出40位年轻的“艺术伯乐”
英国艺术期刊《阿波罗》揭晓了2014年度活跃在欧洲的40位40岁以下艺术圈新秀,包括20位藏家和商圈领袖。
英国艺术期刊《阿波罗》揭晓了2014年度活跃在欧洲的40位40岁以下艺术圈新秀,包括20位藏家和商圈领袖。他们的收藏将怎样与现有系统对接?又何以成为新时代伯乐?
当“80后”藏家在中国国内收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西方的年轻藏家和经纪人也日渐扎露头角。英国的著名艺术期刊《阿波罗》(Apollo)杂志就揭晓了2014年度活跃在欧洲的40位40岁以下的艺术圈新秀,包括10位艺术家,10位思想者如:策展人、学术精英、博物馆馆长等,以及10位藏家和10位商圈领军人物。据悉,这些年轻的收藏家大都钟爱同代艺术家的作品,而随着他们藏品的日益丰富,他们的兴趣点也逐渐多元。在艺术市场方面,随着各种形式的艺术博览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以及艺术品数字交易平台的横空出世,艺术商圈的新鲜血液将如何在这种全新的市场环境中指点江山?《阿波罗》杂志编辑托马斯•马克斯(Thomas Marks)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此次评选出的藏家之一,Dasha Zhukova,33岁,来自英国伦敦。
此次评选出的藏家之一,Guillaume Houzé,33岁, 来自法国巴黎。
此次评选出的藏家之一,Eugenio Re Rebaudengo,26岁,来自英国伦敦。
此次评选出的商圈领袖之一,Victoria Siddall,36岁,伦敦Frieze大师展总监。
此次评选出的商圈领袖之一,Patric Didier Claes,37岁,布鲁塞尔Didier Claes艺廊创始人。
此次评选出的商圈领袖之一,Serena Cattaneo Adorno,31岁,巴黎高古轩画廊总监。
在马克斯看来,如今“年轻藏家”一词被到处乱用,但这个词听上去仍然有些别扭。部分原因可能是人们刻意要去区分“年轻”藏家与言外之意的“成熟”藏家这个做法又一次强化了这样的概念:年轻人搞收藏好像是件古怪的事。尽管“收藏”有时确实容易被打上中年,甚至老年的烙印,但这恰恰意味着很多年轻一代的艺术品收藏者并没有把自己看作“收藏家”。
“年轻藏家”这个概念无疑反映出市场的期待——希望为收藏造势,因为特别对于传统艺术品交易板块而言,除非有新的客户进场,不然整个系统都将遭罪,这样的担忧可以理解。
当然,私人藏家不仅是艺术商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很多还在公共艺术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无论是博物馆的董事、赞助人、捐赠人还是为出版工程、艺术节抑或展览提供支持。在英国,重要的艺术机构比如泰特美术馆、皇家美术学院、白教堂画廊等都设立了年轻赞助人项目,旨在培养未来的慈善家。
然而,不是所有的私人收藏都会进入公共领域的,这就意味着本次《阿波罗》评选出的新秀是那些已经走进公众视线的个人。他们或是通过自己的基金会与社会发生联系或是直接与现有艺术机构互动。另一点也变得越来越清晰了,那就是欧洲许多40岁以下的重要藏家是如何构建所谓“年轻藏集”的:收藏同龄艺术家的作品;开发边缘领域,如街头艺术和时效艺术;押宝之前被忽略的艺术市场的当代艺术作品。
这些发展都让人兴奋,不过依然值得拭目以待的是,谁将成为盔甲、陶瓷、以及那些经典大师画作的明日藏家。
对于艺术商圈,马克斯认为,经验非常重要。拥有对一个专业领域的丰厚知识储备、培养一个忠实的客户群、熟谙如何建立起一个藏集以及如何来管理它等所有这些都需要花费多年的时间去积累、去施展拳脚。
艺术品交易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改变。各地拔地而起的艺术博览会已经改变了以往艺术品买卖的方式,一方面因为其打开了很多新的艺术市场,另一方面它改变了画商和画廊陈列作品的方式。此外,数字革命也是无法忽视的一股力量,比如网上拍卖,提供购买和出售艺术品的新平台,以及充满创意的各类网站的诞生。艺术市场逐渐地(也许尚待完善地)走向透明——艺术品交易与公共博物馆、画廊之间的紧密关系得到越来越多的承认。
在这场变革中,绝大多数的主推者是艺术圈中的年轻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40岁以下。而此次评选出的商圈领袖有的拥有超越其年龄的非凡鉴赏智慧,有的则在当代艺术圈中有着捕捉天赋的敏锐直觉,这些伯乐为保护和提携未来的艺术大师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