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艺术市场年度走向预测

  

  2015年这艘岁月的船帆刚驶开渡口,我们想对这一年做一个粗略的预测,不为别的,只为抒发内心的愿景。我们愿,画坛里再多一些正能量,市场里再多一些大利好。

  邀集专家对九大趋势进行深度把脉、理性判断。广东美协专职副主席王永预测,工笔画在大型展览中将继续占优;广州美协原主席卢延光断言,美院教学仍将是热点话题;著名批评家皮道坚坦言,广东当代艺术短时间内难有大变局;广州画院院长方土展望,岭南艺术家走出去将趋于理性;崇正拍卖负责人许习文认为,拍场市场是否探底仍是未知数……

  当然,预测也仅仅只是预测,剩下的只能交给时间去验证。


  拍卖寒冬

  艺术品拍卖能否走出低潮期?

  北京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中心,内地最具实力的艺术品拍卖公司均聚集于此,其发生的数据往往能准确彰示艺术品拍卖的动向。据媒体统计,北京最大的两家拍卖公司公布的拍卖数据已经表明交易在走低。保利2014年秋拍的总成交额为24.91亿元,而它的春拍为27.8亿元,2013年秋拍是28.7亿元;嘉德2014年秋拍总成交额为16.75亿元,而春拍的总成交额为22.2亿元,2013年秋拍是23.48亿元。

  这相邻的一组数据,可以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正在向低谷滑落。而在2015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是否会探底,能否让人看到乐观的利好因素?

  嘉宾预测

  岭南板块稳定走高值得看好

  ●许习文 广东崇正拍卖负责人

  送走了低潮期的2014年,中国艺术品拍卖要对2015年做一个乐观的期待,似乎仍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我们当然想行情不会再走低,起码不会比2014年还要差,但是否探底仍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对于今年春拍,很多人仍处观望、慎重的心态。

  这是整体大环境使然。拍品的征集难度将继续加大,藏家放出精品的心态也比较慎重。就拍卖行而言,纵使拿到了天价拍品,也必须考虑市场接受程度,谁也没有卖掉的把握。就是去看2014年的过亿拍品,数量也不能算多。总体来看,这些拍品的质量与价格是相符的。这说明买家出手越来越理性了。

  就现在来看,我仍没有看到让人乐观的利好因素,这种趋势似乎没有办法改变。对于拍卖行,这是大的挑战,必须调整思路应付大环境,比如在拍品征集与细节服务等方面要做足功课。

  纵然全国艺术品拍卖格局充满诸多未知数,前景不太乐观,但最近几年岭南板块始终稳健。在全国这个大棋盘里,广东似乎不温不火,甚至有些默默无闻,但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并没有走低,反而在稳定中走高,而且还让人看到了诸多可喜的现象。所以,我仍看好岭南。

 名家跌价

  当代艺术品价格将下降两成?

  “大多数当代作品价格都将下降20%-80%。”2014年12月6日,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在一次论坛上指出,艺术家市场行情面临下跌压力,他表示目前已经有一些作品价格下降了40%,而艺术家给自己作品定价的现象将不复存在。

  以当代艺术为例。在去年秋拍中,曾经扛起拍卖市场先锋旗帜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深度失宠。在北京瀚海、中国嘉德等几个大型拍卖公司中,当代艺术“F4”——张晓刚岳敏君王广义方力钧集体“失语”。而当代艺术界另一明星画家曾梵志的作品《面具》虽然最终成交,只是,这一在前年拍出1344万元高价的作品,最新的价格是750万元,缩水超过四成。

  据统计,中国当代艺术品价格在过去一年下跌了约60%。自2005年以“走楼梯”的速度被推向市场巅峰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已经以“坐电梯”的速度下滑至4年前的水平。

  在2015年,当代艺术家的价格指数是否会继续下滑?而在世艺术家的整体市场行情是否继续走低?这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嘉宾预测

  有些名家价位跌落不止一半 但精品力作顶住了市场考验

  ●鲁晓昆 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执行会长

  毫无疑问,在2014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那些高不可攀的价位被拉了下来,那些戴着无限光环的艺术家们,也正在面临着作品在市场上无人无津的尴尬境地。

  前几年,市场虚热、艺术品价格虚高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现在艺术品的价格有所回落,是可以理解的。首先是市场高歌猛进了这么多年,也的确需要一个调整,这是自然的经济规律,无法绕过去;其次,反腐所带来的礼品市场大幅度萎缩,也给艺术品交易带来影响。

  大部分艺术家的市场价位都有所调整,甚至有些名家的价位跌落了不止一半。但是,也应看到,真正有艺术价值的创作,还是与市场价格相匹配的,特别是精品力作,顶住了市场的考验。现在,几乎所有艺术家的市场行情都在经受考验,大浪淘沙,能经受考验的还是那些真正有学术创造的艺术家。如果把艺术家分为上中下三等的话,中间段的艺术家所受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现在进行的市场调整,还将继续走向深度,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绝非三两年所能完成的。所以,在2015年,艺术家的市场价位还将面临诸多变化。但是,人们对此也不必过于悲观,因为画价回归理性,对长远发展还是一件好事情,前途仍是光明的。

  岭南方面,因为创作与市场都颇具领域性,地域消费特征比较明显。有的人喜欢投资,有的人出于兴趣去收藏,不像北京那样礼品市场份额过大,所以受到的打击与考验没有像北京那么大。但是,地域性消费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岭南的艺术家能多走出去,岭南的市场交易能伸展到更广地域,市场的发展会更趋于健康与理性。

  市场处于深度调整期,机遇也同样并存。对于艺术家来说,会面临一个心态的调整,可以收一收炒作的心态,而多把精力放到创作上,这对自己艺术生命的打磨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对于画廊等市场主体来说,哀嚎四起,但绝非就是走到了绝路。可以少做一些大而虚的商业展览,多进行艺术普及等公益活动,让普通民众走近艺术,去认知、欣赏、消费艺术。当然,还可以进行艺术衍生品的开发,让民众更轻松地接近艺术。而艺术与审美的普及,才是艺术市场有序、健康发展的根本基础。

  梁江(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

  声音

  当代一些名家作品在市场上走红或者被捧红,主要作为礼品画销售。某些画家的作品,几年之间从一平尺几万元暴涨到几十万元,乃至不按尺寸只论张计价,一幅画数百万元,这样近乎天方夜谭的价格,已完全游离于市场规律之外,是潜规则或幕后炒作推手运作的结果,一般艺术消费者不可能承受这样的作品。当代书画市场如果深陷礼品泥潭,将与社会美育脱离,跟普通民众的生活无关,这样的艺术将别无出路。

  ——梁江(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