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远帖》里的伯远究竟是何人?

  △ 王珣《伯远帖》纸本 25.1×17.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伯远帖》是晋王珣(350-401年)写的一封信。原文:“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 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伯远帖释文新论

  文/王福权

  缘起:前段时间见《书法报》和《美术报》上关于《伯远帖》解释的文章频发,迟庆元 、郑春松、程建新、谢光辉诸先生纷纷提出各自看法,总结起来有几个焦点:一个是伯远指的是否是王穆,一个是此帖内容是不是说伯远已经去世,一个是“优游”到底是做官还是优游山水,一个是此事是否与王珣被派往外地做官的背景有关。一个是收信人到底是伯远还是另有其人。再有就是关于写信时间的争议。以上诸位的意见从略,但是针对这些笔者提出自己愚见,以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伯远帖》今释的问题

  启功先生的识读和句读如下:①“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启功先生注此帖尾已不全)。

  五个关键词

  对此帖的解读有五个关键点,一个是“情期”到底是什么意思,一个是“自”说的到底是谁。另一个就是“优游”说的到底是什么。一个是“此出”到底是上文说的什么。最后一个是“不相瞻临”之中的惋惜追思之情。“情期”一词应是有省略的,实际可能是“情事期”,并且期字不读qi而读 ji,“情事”一词在魏晋专指亲属家人去世②。此“情期”与“如昨”和“永为畴古”相搭配,不应作其他解释。而“期”是一周年之意,也就和期待无关。“自”说的是“伯远”,因为第一句开门见山就说了“伯远盛业情期,群从之宝”,已经确定了这封信的基调,相当于中心句,接着如果不说伯远就非常突兀,内容就散了。且“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这四句有内在的联系,说的明显是一个人。而“此”有指示性,明显是和上文对应的,说的就是“此”这件事导致了“意不克申”。 “此”也就是“盛业情期”,“此出”就是这件事却发生了的意思。那么“自”当然就是伯远。“优游”即是悠哉游哉,自在之意。关于“群从之”之后的那个字根据用笔方向可以推断就是“宝”而非“实”字,不须争论。“不相瞻临”说的不是写信者,而是死者再也不来看我,这里并不是责备,而是表达一种惋惜和追思,与说早逝的亲人或朋友“你怎么这么狠心,扔下我们不管了”语境相同。

  有学者认为此帖是写王珣受到排挤,被派往外地为豫章太守,所以认为此信表达了对临海太守王穆的赞誉、自己受到排挤的抑郁以及兄弟分别之情,这样理解是因为把“自”当成了王珣,把死亡当成了分别。而这样理解逻辑上有很大矛盾,《晋书?王导传》③中说到王珣“时希安旨,乃出珣为豫章太守,不之官。除散骑常侍,不拜。”王珣没去做官,那么又怎么会说自己“始获此出”呢?没去做官,岂不更自在,怎么又会“意不克申”呢?岂不正好“优游”?没去做官,朋友分别后还能继续见面,又怎么会“永为畴古”了呢?所以这个观点不能成立。

  王羲之有《二旬期等小祥帖》(见《王右军集》二),此帖中的“祥”是指人死一周年后的祭祀。王羲之的帖证明在当时人们是很重视这一天的,王珣写信问候一下自然是情理之中。至此,伯远帖的写作时间是应该定在伯远死后的一年的。

  二、伯远究竟是不是王穆

  “群从”一词当然包括堂兄弟,那么此伯远自然就是王穆。有学者认为王玄之字伯远,因而认为伯远就是王玄之。笔者曾经想过这个观点,如果延续下去推理,历史记载王玄之早卒,他曾经参加过353年的兰亭雅集,之后再无记载,即使王玄之在王羲之时(361年去世)去世,那么王珣写此帖时才十二岁,这么小应该是写不出来那样的笔力的。所以“伯远”不可能是王玄之。

  有学者认为伯远不是王穆,认为从王谧字稚远推测王穆字伯远不合理。《白虎通》中有“季者,幼也”。“季”,《说文》解释:“从子,从稚省。“稚”亦声”。《玉篇》“稚也”。《三国志》记载夏侯渊的几个儿子分别名“夏侯霸仲权、夏侯称叔权、夏侯威季权、夏侯荣幼权、夏侯惠稚权”。王羲之第四子王肃之字幼恭,他的“七儿一女”的名字就没有用“季”字。由此可见季、幼、稚三字是同一个含义,是不分顺序的,名字中可以互用。王劭子有四人④,分别为王穆、王默 、王恢 、王谧。王谧字稚远,而王穆是长子,所以根据说稚远推测王穆字伯远是合理的。

  综上,现将《伯远帖》翻译如下:

  珣顿首顿首,距伯远兄弟在事业正盛之时辞世已经一周年了,他生前深受众兄弟们的尊重,因为体弱多病,一直想优游自在地生活,当初事业刚刚有起色这样的事就发生了,没能达成愿望。和他的分别好像就在昨天,而他却永久地作了古人,远远地隔着山道,再也不来看我……

  三、关于此信的性质、收信人和伯远帖的完整性。

  此信中用了两个“顿首”,用一个已经表示尊敬,用两个说明了礼数极高,这已经是最高礼数的写法了。也就是说可以判断就是写给长辈或上司的。王穆是他的兄弟,属于同辈,单单从这个词上来说,收信人就不应该是王穆。 其次,不能因为信中提到了伯远就认为信是给伯远的,因为一般信里提到了收信人时多会用“足下”一词而不直呼其名,王羲之的帖中大多如此。这里提“伯远”,信应该是发给别人的。此外,这封信是在伯远去世一周年之际表达悼念、慰问其家属或朋友的信件,我们现在看到的文字基本上都是表达对“伯远”的追思,叙述的都是“伯远”的情况。伯远已经死了,笔者不同意收信人为王穆的说法。

  一般王羲之这样的信,在结束时还要写上“xx顿首”一词。“不相瞻临”的“临”字在此帖的最左下角处,并且启功先生早已说明“此贴尾已不全”说明我们见的并非信内容的全部。据日本学者(见谷村熹斋先生《右军笺的推想》一文)的研究,一般王羲之的书信用纸横向上为16cm左右,此帖是17.2cm,应该正是写完了一纸,至少还有一纸内容才对。

  注释

  ①《启功书法丛论》231页,文物出版社

  ②蔡镜浩《魏晋南北朝词语释例》266页,江苏古籍出版社

  ③晋书卷六十五1756页,中华书局1974年本

  ④晋书卷六十五1758、1759页,中华书局1974年本

  附:《伯远帖》

  撰稿人:朱家溍

  《伯远帖》是晋王珣(350年-401年)写的一封信。原文:“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剋申。分別如昨永爲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乾隆御书:“江左風華”

  卷前引首有乾隆御书:“江左風華”四大字,上有“乾隆御笔”一玺。并御题:“唐人真迹已不可多得,況晉人耶!內府所藏右軍快雪帖,大令中秋帖,皆希世之珍。今又得王珣此幅繭紙家風信堪並美!幾余清賞亦臨池一助也。御識。”钤“乾隆宸翰”、“涵虛朗鑒”二玺。

  乾隆题识

  前隔水御书:“家學世範,草聖有傳,宣和書譜”12字。下有:“乾隆宸翰”、“幾暇臨池”、“耽書是宿綠”三玺。

  又御识:“乾隆丙寅春月,獲王珣此帖,遂與快雪中秋二迹並藏養心殿溫室中,顔曰:‘三希堂’,禦筆又識”,钤“乾”、“隆”二玺。

  董其昌题跋及乾隆画枯枝文石

  后隔水上有明董其昌跋,后有乾隆御绘枯枝文石,并识:“王珣帖與其昌跋皆可寶玩,即裝池側理亦光潤堪愛,漫制枯枝文石以配之。乾隆丙寅春正,長春書屋禦識”,钤“几暇怡情”一玺。后有“墨云”一玺。

  董邦达绘图

  卷尾敕董邦达绘图,邦达有记,又有沈德潜书“三希堂歌”。

  卷后有董其昌、王肯堂题记。

  王肯堂题记

  本幅前后有古半印二,漫漶不可识。清代所钤宝玺有:“石渠寶笈”、“乾隆鑒賞”、“乾隆御覽之寶”、“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養心殿鑒藏寶”诸玺。

  收传印记上钤有“郭氏觶齋秘笈之印”。

  王珣《伯远帖》自乾隆十一年(1746年)进入内府,经乾隆品题,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并藏在养心殿西暖阁内的尽间,乾隆御书匾额“三希堂”。

  乾隆十二年又精选内府所藏魏晋唐宋元明书家134家真迹,包括三希在内,摹勒上石,命名《三希堂法帖》。在西苑的北海建“阅古楼”,把上述刻石嵌在楼内墙上,拓本流传以示临池之模范。三希原件仍藏在养心殿三希堂。

  1911年以后至1924年溥仪出宫以前,《伯远帖》、《中秋帖》曾藏在敬懿皇贵妃所居的寿康宫,溥仪出宫之时,敬懿皇贵妃将此帖带出宫,后流散在外。1950 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将《伯远帖》、《中秋帖》购回,交故宫博物院收藏。曾经公开展览,并已影印出版。

  《宣和书谱》、《画禅室随笔》、《书画记》、《平生壮观》、《墨缘汇观》、《式古堂书画汇考》、《佩文斋书画谱》、《石渠宝笈·初编》、《古书画过眼录》等书著录。 (参考资料来自故宫博物院网站)

分享到: